山东匠人创新篆刻艺术 让菏泽牡丹“花开石上”******
一块普通石头在吴沧海手上“开”出一朵惟妙惟肖的富贵花。巨野融媒中心供图
中新网山东巨野1月9日电 (肖守祥)一张木桌、一盏台灯、几把刻刀,桌面上零散摆放几方石料,1月9日,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,篆刻家吴沧海正在自己的工作室伏案创作,刻刀翻飞间,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他的手上“开”出一朵惟妙惟肖的富贵花。
从上中学起,吴沧海就迷上篆刻,至今已有25年时间。吴沧海介绍说,篆刻工艺大体包括打磨印石、印稿设计、操刀治印、修改调整、钤印、刻边款、拓边款等工序。根据印上所起的稿子,先统刻一遍,把握每个字的造型和气势,称为“初刻”。初刻后,要用拓色蘸墨将印文上墨,使印文清晰可辨,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工细刻,称为“精刻”。
吴沧海在工作室伏案篆刻牡丹花。巨野融媒中心供图
“精刻是一方印成败的关键,必须精心弄刀。这种用石用刀恰到好处的结合,才能表现出丰富而熟练的笔意和篆书的结构美。”吴沧海说,在石头上刻牡丹,和传统意义上的篆刻不一样,传统意义上的篆刻刻的是篆字,适读性、辨识性不经过专业学习,很难看明白;而牡丹花很形象,特点鲜明,雅俗共赏。
吴沧海篆刻牡丹的想法源于2022年4月,当时第31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如期举行,因疫情原因,许多外地游客不能来菏泽欣赏牡丹。从那时起,他把篆刻艺术创作的目光聚焦到了牡丹上,决定用手中的刻刀把石料变成牡丹刻章,赋予其艺术“生命”。
篆刻牡丹,要先用毛笔一笔一划在石头上勾勒出牡丹的形象。巨野融媒中心供图
篆刻牡丹,要先用毛笔一笔一划在石头上勾勒出牡丹的形象,再用刻刀进行篆刻。为此,吴沧海专门到巨野书画院向绘画老师学习画牡丹,因为石头材质偏硬,对体力和用刀的准确度都是个考验。
吴沧海告诉记者,在篆刻牡丹的过程中,刻刀的深与浅、明与暗、曲与直、虚与实、残与满,考验篆刻者驾驭刀工的功力,头脑要时刻保持灵活度,这种刀与石、书与刻的结合之趣,构成了篆刻牡丹艺术的独特之美。
“曹州牡丹甲天下”,牡丹是菏泽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巨野融媒中心供图
“一方牡丹印章艺术价值的高低、篆刻家的艺术修养水平,都能从一枚小小的印章中体现出来。”在吴沧海看来,“印如其人”“书为心画”,在人品与艺品兼修的砥砺前行中,追求尽善尽美的艺境,篆刻艺术也同样如此,实现着“成教化,助人伦”的社会作用。
“巨野县是中国文联命名的‘中国农民绘画之乡’,也是中国工笔画学会命名的‘中国工笔画之乡’,工笔牡丹画是巨野县工笔画的当家品种。当地大多数书画家都以工笔牡丹为表现形式,以篆刻的角度更深层次地把菏泽牡丹呈现在一方印石上,是一种新的艺术创新。”著名画家黄恩涛说。
吴沧海以篆刻的角度更深层次地把菏泽牡丹呈现在一方印石上。巨野融媒中心供图
“‘曹州牡丹甲天下’,牡丹是菏泽的一张‘金名片’。每一个菏泽人都有义务把菏泽牡丹宣传推广出去,让更多人知道、了解菏泽牡丹。”吴沧海说,作为一位金石篆刻艺术的痴迷者和追寻者,他要用手中的刻刀讲好菏泽牡丹故事。
导演李路:影视化初心是整个剧的灵魂******
继《人民的名义》《巡回检察组》,李路导演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《人世间》在银屏热播后,迅速“出圈”,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丰收。对此,李路表示,当前整个环境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宽泛度相比十年前,有了很大改变。所以,近年来,国产电视剧现实主义题材爆款不竭。
在李路看来,题材没有好坏之分,真正打动人心且成为精品佳作的一定是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。“无论是你从IP 转化,还是文学作品改编或者是动漫,都有可能成为优秀题材的发源地。我拍《老大的幸福》,这部剧当时只有两三千字的提纲,我们就是从提纲延展开来,将一个小人物的幸福观逐渐清晰呈现。”
与《人民的名义》相似的是,《人世间》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。从小说到影视作品,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又有着哪些异同?对此,李路表示,从小说改编的角度来说,文学作品与剧本创作有着不一致的独立性。因为作家不会写桥段,不会直奔主题的破题,他只会去描摹他笔下的人物和不一样的故事。因此,他的功利性小一点,文学表述多一点。
谈起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成功经验,李路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初心。“选完选题后要时刻问自己,你看中这个选题的价值是什么,为何打动了你。而你用影视化表达的所有指向,就是你当初看重的那些元素。”李路说,这个过程也是所有创作人员集体的智慧。作为总制作人和导演,他必须时刻警醒大家,劲往一处使,一个部门、一个环节都不能跑偏,这是保证一部好作品诞生的前提。(张晓荣 刘希尧)